当前位置: 首页 > 运输人故事 > 正文

【原创】运输人朱明星:从汶川到日喀则,十五年公益路上的责任与担当

品牌 中国重汽豪沃
进入品牌专区

2025-07-10 10:07:10

  “我亲身经历过汶川地震,那种绝望的时刻,永远都忘不了。”

  对43岁的安徽砀山运输人朱明星来说,这句话就是他十五年如一日奔赴灾区的全部理由。当灾难来临,大多数人从新闻里感受揪心时,朱明星的选择是逆向前行,把物资运往最需要的地方。

运输人朱明星:从汶川到日喀则,十五年公益路上的责任与担当 中国重汽豪沃HOWO MAX 创富版 460马力 4X2 国六重卡牵引车 (中国重汽变速箱)(ZZ4187V391KF1) 中国重汽豪沃HOWO MAX 创富版 460马力 4X2 国六重卡牵引车 (中国重汽变速箱)(ZZ4187V391KF1) 品牌 | 车系 | 配置 | 图片 | 经销商 报价: 32.79万 询底价

  从2008年汶川地震的碎石路,到2010年云南大旱的干涸地,再到2023年日喀则地震的冰雪高原,这位来自安徽砀山的普通运输人,一次次将自己从日常的货运路线切换到紧急救援的生命线上。他不是专业的救援队员,却用最朴素的方式,诠释了一位运输人的责任与担当。

  如今,朱明星驾驶着他的豪沃重卡,常年奔波在云贵川的险峻山路和长三角之间。

运输人朱明星:从汶川到日喀则,十五年公益路上的责任与担当

亲历汶川地震:人就在跟前,没法不管

  谈及自己十几年来做过的公益,朱明星话不多,很平静。在他看来,自己就是一个普通运输人,看到同胞遇上天灾,心里“搁不下”,总觉得“能干点啥就干点啥”。

  2008年5月,25岁的朱明星开着前四后八的大货车正在成都卸货。地震发生时,他正在停车场检查车子,突然地面开始晃,街上的人都在跑,远处还冒起了烟。“我当时心里就咯噔一下,知道是出大事了。”

  震后,全国的救援力量都往汶川涌。“我人就在四川,离得这么近,怎么可能不帮?”这个念头很直接。当得知灾区急需物资时,他没多想就接下了运输任务。

运输人朱明星:从汶川到日喀则,十五年公益路上的责任与担当

  从成都到汶川,这条路他以前跑过,但震后完全变了样。余震不断,路面开裂,塌方和滚石随处可见。最难的时候,车被乱石卡住,朱明星和同伴就跳下车,用手去搬那些尖石头。

  “饿了就啃几口干粮,困了就在驾驶室里眯瞪一会儿,路过那些可能掉石头的悬崖,心里也发毛,但只能咬着牙开。”他回忆道。

  后来,看到一排排板房在废墟上建起来,受灾的同胞们有了住的地方,领到了物资,对着他们这些运输人表达感谢时,这个平日里硬朗的汉子也忍不住湿了眼眶:“都是自己的同胞,遇上这事儿了,谁还能有别的想法吗?必须得帮一把!”

驰援云南大旱:看到他们喝上水,就觉得值了

  汶川的经历,让朱明星对“担当”二字有了更深的理解。这份感觉,没有随时间淡去。2010年,云南遭遇大旱,土地干裂、人畜饮水困难的消息传开。

运输人朱明星:从汶川到日喀则,十五年公益路上的责任与担当

  常跑云贵川线路的朱明星,再次发动了车子。他日夜兼程,把一车清水送到了急需的村庄。

  “看到他们嘴唇都干得裂开了,拿到水的时候的开心。老人和小孩,也都一遍遍地说着感谢,就觉得这一路的累,一下子全值了。”从汶川运送救命物资到红河运送救命水,朱明星的“出手”,不是一时冲动,而是成了他骨子里的一种习惯。

风雪高原行:这方向盘,得往需要的地方打

  2025年1月7日,西藏日喀则发生地震的消息传来,再次触动了朱明星的心:“我亲身经历过汶川地震,那种绝望的时刻,永远都忘不了”

运输人朱明星:从汶川到日喀则,十五年公益路上的责任与担当

  无需动员,朱明星再次站了出来。11月13日,他在上海装货,是水星家纺捐赠给灾区的御寒物资。他的车厢里,是100包冬被和57箱被套,总共两千条棉被,要送到日喀则,让受灾的藏族同胞,特别是妇女儿童能暖和一点。

  从上海到日喀则,来回一趟要十三天,最难走的是唐古拉山那段。高原天冷,路面结冰,空气稀薄,对车和人都是考验。

运输人朱明星:从汶川到日喀则,十五年公益路上的责任与担当

  “冰雪路上开车,轮子都得小心翼翼地走,拐个弯都得格外留神。”当车辆最终抵达,他把物资亲手交到当地群众手里,看到她们裹上棉被时露出的笑容,朱明星觉得,这趟风雪里的奔波,有意义。

运输人朱明星:从汶川到日喀则,十五年公益路上的责任与担当

  运输路上的风险,朱明星心里有数,不管是余震、塌方,还是高原的冰雪路,都让驾驶变得更危险。他坦言:“说一点不怕,那是假话。但一想到灾区那些人等着这点东西救急,再想想汶川那时候大家互相帮衬的样子,就觉得,这方向盘,得往需要的地方打。”

  十五年车轮滚滚,七辆卡车更迭,朱明星的公益里程已经没法精确计算。从汶川的紧急驰援,到云南的送水接力,再到日喀则的雪中送炭,他每一次的选择,都是对“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句话最直接的行动。

  他送去的不仅是物资,也传递着运输人“在平凡路上发挥不平凡影响力”的精神。这份精神,就像他车轮下延伸的公路,连接着守望相助的我们,将温暖送往最需要的地方。

【独家稿件及免责声明】本网注明转载文章中的信息仅供用户参考。凡注明来源“运输人网”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均不得转载、摘编或使用。联系邮件:master@yunshuren.com

阅读 68629
收藏 收藏

评论

评论内容最少2字,最多200字
check in
同步到在路上
report

最新多维现场报道

最新活动

品牌视频

用户故事

图片
热门活动
品牌车系用途
推荐品牌
精选车系
说说你的看法 说说你的看法...
join favor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