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快讯 > 正文

物流会是京东的优势吗?

2015-11-23 09:43:33

  京东的第三季度,营收方面出现了历史上第一次负增长,连京东整体极为倚重的3C数码品类营收,也比二季度减少22亿。如果未来在物流方面不能保证绝对的优势,京东拿什么来对付阿里?甚至连苏宁都将压京东一头!

  关于第三季度财报,京东各种报喜,可细心的投资人会发现,这是京东有史以来的第一次季度下降,而且是核心数据全部在下降。京东所呈现的,只不过是在一部完整的恐怖片中,摘取了一个喜庆的片段。而面对京东看似喜庆实则糟糕的三季度财报,华尔街远比京东更为理性务实,在电话沟通会上,分析师并不关心京东与阿里的竞争,重点询问京东将在物流与价格战上,如何应对苏宁。

物流会是京东的优势吗?

  京东在今年双十一中的表现,很让人揪心了一把,可是没想到,京东更让人揪心的事情还在后面。

  北京时间11月16日晚间,京东发布了截至9月30日的2015财年Q3财报,大秀增长率。其实财报就像是一本故事书,不同的人读起来,有着不同的喜怒哀乐,京东,只不过是在一部完整的恐怖片中,摘取了一个喜庆的片段。

  数据看似喜庆,其实一派萧条。

  京东官方对季报的解读,无论是整体营收、自营业务,还是核心3C类产品销量,都是大幅增长的。可是,这些毕竟都是同比数据,同去年比,即使业绩再差,都是增长。可是在细心的投资人眼中,如果用环比去衡量,同样是这三项核心数据,都是降低了的。

  该季度,是京东有史以来最危险的季报。

  京东喜庆财报的另一面

  这是有史以来,京东最难看的一期季报,核心指标,全部在下降。

  京东的第三季度,营收方面出现了历史上第一次负增长,京东三季度营收441亿元,比起15年二季度459亿元人民币下滑18亿。自营业务GMV历史首次环比下降,三季度613亿,相比上一个季度647亿缩减34亿,环比下降5.26%。连京东整体极为倚重的3C数码品类营收,也比二季度减少22亿。

  不止是3C数码品类的增速放缓。相较于上个季度,GMV增速显著放缓,三季度GMV同比增长71%,二季度同比增长82%,增速下降10%,其中自营GMV同比增速从65%下降到52%,增速下降13%。

  营收下滑、增速下降,京东的发展态势正在恶化,但亏损还在进一步扩大。2014年第三季度亏损1.64亿,今年第三季度的亏损则达到了5.3亿,而且京东净现金流已为负数,负2.52亿。直接导致对商家的应付账款账期拉长,从二季度的40天,拉长为第三季度的51.8天。商家利益正在受到损伤。

  事实上,京东的颓势,在几个月前就已经陆续显现,对价格战的消极应对,其实就是在试图拉住持续亏损的脱缰野马。

  可是,按照墨菲定律,事情开始变遭,之后只能更糟。

  该来的总是要来,可是,京东又如何对华尔街交代呢?

  华尔街发问京东:“物流是京东的竞争优势吗?”

  这应该是京东上市以来,面对华尔街最为被动的一次。

  在三季度财报发布之后的分析师电话会议上面,杰富瑞香港公司分析师辛西娅·孟,向京东管理层提及“在‘双十一’期间,特别是在3C和家用电器等品类上,阿里巴巴强调了与苏宁在线下的合作”,并希望京东“管理层谈一谈相比苏宁和阿里巴巴,物流是京东的一个竞争优势吗?”

  说实话,京东在面对国内媒体的时候,这个问题不止一次被提过,但是面对分析师,京东显然不能像打发媒体那样,引用一些不准确的数字。京东只有选择避重就轻。

  刘强东竟然表示,让各位投资人和分析师在中国试着下订单,实际尝试直观感受一下。

  投资人和分析师当然是不可能在中国下单尝试,来体验各电商平台物流的。做这样的回答,看似真切,“谁用谁知道”,实际上等于什么都没说。而喊出“京东物流体系比任何一家公司都至少早五年”,则更难以令人信服,毕竟苏宁成立25年,物流体系不是一夜之间建立起来的。

  实际上,华尔街的分析师问到京东物流建设,并不是空穴来风,显然是做了功课的。2015年,苏宁陆续对外披露了自己的物流实力,仓储能力上,苏宁上海奉贤仓库、南京雨花仓库、广州黄埔仓库、北京通州仓库,对比号称“亚洲一号”的上海物流仓库,几乎具备压倒性的优势,存储能力更强,自动化程度更高。京东的整体物流仓促面积只有220万平方米,苏宁的物流面积则是它的两倍还多,具备452万平方米。物流投入上,京东最新的数据披露其仅投入了43亿,而苏宁的总计物流投入总计200多亿。

  物流投入多寡不仅直接导致仓促面积的差别,还体现在物流自动化程度上。京东的物流自动化程度没有苏宁高,直接导致京东物流相关人员庞大,外界推算京东的物流团队估计7万人,而外包的物流队伍更是达到几十万人,物流人员庞大,自然成本就更高,整个京东的价格折扣和盈利能力上会受到牵制。而苏宁遍布全国的1600家门店又转身变成最后一公里的门店仓,以3万物流队伍+自动化程度更高的物流仓储体系+遍布全国的最后一公里门店仓,轻松实现了京东几十万物流大军的物流承载能力。

  苏宁的物流体验已经追平京东,且在关键数据,特别是物流成本上完胜京东,这当然是刘强东和沈浩瑜在分析师电话会议上不会说的。

  华尔街担忧苏宁发起的“平京战役”

  在国内,京东通过连续几年的占位营销,将自己定义为阿里巴巴的最有力竞争对手,甚至在各种竞争中,都表现出“旁若无人”,对于商业模式、核心品类、交易规模都极为接近的实际竞争对手苏宁,表面上则“不闻不问”。可是,在更务实的华尔街资本眼中,京东目前的体量,显然还难以与阿里巴巴真正的抗衡,同类型的竞争对手,特别是苏宁,所呈现出来的真正的机会与挑战,才是综合评估京东价值的必备维度。

  所以说,这次分析师电话会议,分析师们提到苏宁的次数,比提到阿里要更多。这其实对于京东而言,如何向投资人交代,也是非常关键的一点。

  摩根士坦利分析师罗伯特·林(Robert Lin)说:“在直营方面也占有一席之地,据悉苏宁将在未来的几个季度里开展激烈的价格战,我们也会这样做吗?还是会选择更理性的做法?”

  虽然苏宁是国内的上市公司,但在评估京东风险的时候,苏宁并没有脱离华尔街的视野,这体现了国际分析师的水准。

  刘强东的回答竟然是:“从2012年开始,苏宁的价格战好像就没有停止过,已经打了三年了,结果我想大家都已经看到了。我们就没必要浪费时间回答这个问题了。”

  我不知道罗伯特对刘强东的这个答案是怎么想的,是不是很满意。

  但很显然,刘强东没有回答京东会不会价格战,会不会采取有别于价格战的其他方法,直接将这个问题定性为“没有必要浪费时间”的问题,应该很难说服华尔街。电商价格大战是2012年刘强东挑起的,刘强东自己是始作俑者,最后竟然说是苏宁在2012年打起了价格战。另外,价格也是消费者最容易感知和最关切的问题,在刘强东眼里竟然成了没有必要的问题。

  忘记了自己的来时之路,京东前面的迷雾又该如何穿越?

  刘强东原本热衷、消费者又最关切的价格战,最后成了无必要的问题。这只能说明,对于价格战,刘强东处在一个无法做答的处境。价格战实在是打不起了,因为京东亏损不止流血不停,上市之后,盈利压力倍增,哪来这么多钱投入价格战当中?提升价格还来不及,怎么可能降低价格?可是,不打价格战,消费者不会同意 ,连价格战斗都不打,京东的“省”去哪儿了;投资人不会同意,无论古今中外,万变不离其宗,价格战都是零售业的核心法宝,连价格战都不敢回应的公司,值得投资吗?

  其实,这个回答更有自我矛盾的地方,毕竟刘强东在凭电商崛起、风头正盛的时候,为“价格战”站台说了无数激昂人心的话,现在不打价格战,估计是有苦说不出。

  京东担忧阿里,华尔街担忧苏宁

  京东官方解读季报,只强调和去年的自己比较,永远都是胜利;问题在分析师电话会议上得到更多的暴露,京东放眼行业比较,未必能有优势。

  分析师们针对“物流”、“价格战”等核心问题,多次提到苏宁,说明华尔街根本就不关心京东能否与阿里抗衡,因为华尔街知道这是不可能的,是希望渺茫的。更何况,两家公司从商业模式到在中国商业社会的影响力,都不可同日而语。

  华尔街反而非常关注京东与苏宁的竞争,甚至是显得有些担心,担心的焦点聚集在“物流”和“价格战”上。而此时此刻,苏宁正在发动为期3年的“平京战役”价格战,如果京东无心迎战或者迎战不力,在消费者心目中丧失主动性和积极性,就很容易被苏宁拖着打,进而影响业绩,反过来被苏宁蚕食业绩。毕竟,两家公司,太像了,用户与交易的相互转化,其实就是分分钟的事情。

  亏损加大,不敢迎战苏宁,市场份额进而被蚕食,行成恶性循坏,这是华尔街非常担心的事情,所以华尔街比刘强东更警惕苏宁。

  京东担忧阿里,可华尔街更担忧苏宁,这就是当下的京东,最尴尬的状态。

  或许多年过后,人们才能发现,2015年二季度的京东,是登上自己历史顶峰的京东。可是在顶峰的京东,并不强壮,因为自始至终,这都是一家没有盈利过的公司。

  哪怕只盈利一次,都没有。

【独家稿件及免责声明】本网注明转载文章中的信息仅供用户参考。凡注明来源“运输人网”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均不得转载、摘编或使用。联系邮件:master@yunshuren.com

点击关键字阅读相关文章: 文章来源:联商网
阅读
收藏 收藏

评论

评论内容最少2字,最多200字
check in
同步到在路上
report
热门活动
品牌车系用途
推荐品牌
精选车系
说说你的看法 说说你的看法...
join favor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