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深度报道 > 正文

中国物流业要“补工业的课”

2016-02-29 09:25:00

  中国物流行业不是解决速度和规模问题,而是要解决发展水平偏低的问题

  《瞭望东方周刊》小编葛江涛  特约撰稿马雪婷/北京报道

中国物流业要“补工业的课”

  一名工作人员驾驶叉车在国药广西控股有限公司医药仓库运送药品

  “在国家由‘十二五’向‘十三五’转变之际,中国物流业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但也面临一系列矛盾和问题的严峻挑战,并预计行业增速将继续趋稳放缓。传统的依靠成本价格竞争的粗放式发展模式难以为继,行业将进入以转型升级为主线的发展新阶段。”在2016中国货运与物流行业趋势论坛上,中国物流学会会长何黎明表示。

  在电商时代,传统的仓储和配送体系已经无法满足发展需求,电商仓储、大件物流、城乡配送和智慧物流将成为行业发展的重点。业内人士认为,物流行业将在2016年迎来新的拐点。

  实际上,早在2015年8月,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大数据发展的行动纲要》,就明确提出发展现代交通业、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对现代物流业提出了新要求。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转型,中国的物流行业正在从实物配送阶段向现代物流转型。”中国物流学会副会长、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中国物流信息中心主任蔡进接受《瞭望东方周刊》专访时表示,物流的发展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物流企业只有彻底改变传统思维,回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本质,才能在产业升级中生存和壮大。

中国物流业要“补工业的课”

  发展速度快,总体水平低

  《瞭望东方周刊》: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目前中国物流行业的整体状况如何?

  蔡进:从总体来讲,中国物流的现状可以用两个字概括,一个是“快”,一个是“低”。

  近十年,中国物流规模的扩张速度非常快。十年前,国内很难找到一家上亿元的物流企业,现在几十亿、上百亿元的物流企业已经遍布全国。2014年中国物流企业的前50强中,业务收入第一位的是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达到近1500亿元,第50名的业务收入也超过了22亿元。

  反映在具体经济指标上,就是社会物流总额的增加。2014年中国社会物流总额达到231万亿元人民币。这可以说是经济数据指标中最为庞大的一个数据了。

  在物流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到现在,中国基本上建成了一个覆盖全国、联通全球的物流基础设施体系。以铁路建设为例,目前中国铁路营运总里程达到11万公里,位居全球第二。

  无论从整体规模、市场,还是从基础设施、物流企业来看,中国物流行业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可以说是非常快的。

  但在这么快的发展速度背后,中国物流行业的整体水平是偏低的。全球有一个共同的体现物流行业整体效率的指标,就是社会物流成本以及社会物流费用占GDP的比例。这个比例越低,说明一个国家物流行业发展水平和效率越高。

  2014年,中国全社会的物流费用是10.6万亿元人民币,占GDP的比例达到16.6%。这个比例是很高的。根据国际相关机构的统计,在美国、日本和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社会物流费用占GDP的比例一般在8%~9%左右。和这些国家相比,中国的比例高出了一倍,说明我们的物流效率是很低的。

  再说基础设施建设,中国铁路运营里程尽管已经达到11万公里,发展速度很快,但国土面积跟咱们差不多的美国在最辉煌的时候,铁路运营总里程是40多万公里。虽然这些年美国的铁路运输在逐渐萎缩,但现在仍然有27万公里左右的运营里程。如果把11万公里的里程数除以13亿的人口基数,那每个人平均到运营里程还没有一根香烟长,所以这方面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瞭望东方周刊》:2014年以来物流行业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波动,甚至出现了一些企业“跑路”的现象,该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蔡进:这说明目前很多物流企业的实力还比较差。实际上,很多人对物流的理解都有偏差,从某种程度来讲,这些企业都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物流企业。

  倒闭跑路的那些公司,也是竞争中优胜劣汰的结果,也可以视作一次洗牌的过程。

  现在物流行业正处于一个转型时期,对这种现象不必过于担心,因为物流业的规模摆在那里。一家企业倒闭,腾出的市场空间会迅速被其他有实力的企业填补。这是一个正常过程。

  当金融危机来临时,美国有些几百年历史的大企业也会倒闭,这是市场化发展中的正常现象,只有符合现代物流发展方向,同时又有实力的企业才能成长。

  比西方物流业落后一代

  《瞭望东方周刊》:除了全社会物流费用占GDP的比例,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物流行业的发展还存在哪些差距?

  蔡进:从行业发展历程看,西方的物流行业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从二战后开始到上世纪的70年代,整个社会的物资都比较匮乏,那段时间基本上生产多少就能消费多少,生产的目标模式也是以产定销,形象地讲就是“工业2.0”时代。在这个阶段,物流的目标就是尽快把企业生产的产品配送出去,从而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

  此时物流的活动半径很窄,仅在销售领域,配送给谁、什么时候配送全由生产者决定。当时物流要解决的唯一问题就是尽快让产品到达客户手中,这一时期的物流被称为实物配送。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西方经济的发展出现很大变化,逐渐从短缺经济走向过剩经济。这个时期,整个社会经济的生产方式逐渐从批量化转变为精益化,具体说就是有多少订单就生产多少产品,降低成本成为这一阶段经济的最大目标。而物流行业的任务,就变成通过优化生产经营的各个流程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这个时期,开始形成现代意义上的物流行业。物流的活动半径从销售领域逐步扩大到企业经营的全部流程中,物流企业开始由一个执行者转变为一个管理者。

  到新世纪之初,物流行业的管理模式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就是供应链。在这个阶段,物流的活动半径已经超越了企业,变为企业之间的流通优化和资源整合。物流行业的地位相应地由管理者上升为决策者,整个供应链的运转物流变得有话语权。

  在市场经济规律下,物流行业的发展必然会经历以上几个阶段。目前中国的物流行业的发展正在从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的过渡当中,很多物流企业考虑的还是怎样通过物流把产品更快地配送出去,与西方物流仍然存在较大差距。

  因为所处的发展阶段,我们现在的物流行业仍然是买几辆车,租几个仓库,孤立地去做物流。物流如果只是作为一个第三方的配送企业,而不与其他产业融合,这样的发展仍然是很初级的。

  《瞭望东方周刊》:中国物流行业整体呈现“小、散、弱”的格局。数据显示,物流行业有90%的市场份额是由中、小、微物流企业完成的。为什么中国还没出现有影响力的国际物流企业?

  蔡进:这其中有一定的历史原因。中国经历过一段计划经济时期,在那个时间段,物流业全部由国家控制。直到1979年,中国开始实施对外开放的政策,但中国物流行业的真正开放,则要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算起。

  即使在物流市场开放以后,除了像中远、中外运、中海洋这样少数企业有全国性的网络之外,其他物流企业大部分都是地方性的。物流行业是网络型和渠道型的行业,需要有长时间的积累和发展过程。比如美国的四大物流企业都是经历了几百年的发展,而且是在美国极度开放的社会环境中形成的产物。而中国的物流业毕竟只有几十年的发展时间,还不足以形成国际性的物流企业。

  目前,中国物流企业的集约化程度的确还比较低,如果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物流企业发展迈出的第一步,那么现在的“一带一路”政策就可以看作是第二步,物流企业如果可以抓住这个机遇,跟随“一带一路”的建设走出去,我相信中国也会有一批物流企业成长为国际型企业。

中国物流业要“补工业的课”

  中国物流行业不是解决速度和规模问题,而是要解决发展水平偏低的问题。图为快递员在一家公司接收当天的快递包裹

  补工业3.0的课

  《瞭望东方周刊》:在这个差距下,中国的物流行业还要在哪些方面做出努力,去尽快实现转型升级?

  蔡进:与社会发展的经济水平相对应,中国经济是从短缺经济走向过剩经济,这就相应地要求物流行业不是解决速度和规模问题,而是要解决发展水平偏低的问题。

  首先要转变目标模式。现在很多企业还只是一个配送者,但在目前的形势下,降低成本将成为物流发展的重要目标。现在很多企业面临发展困境,有些物流企业诉苦,说物流的价格已经降到不能再低了,利润空间越来越小。

  我认为低价竞争是没有出路的,物流想要赚钱,就一定要帮企业降低成本。比如企业原来运送一个产品可能要花费200元,但物流行业可以通过优化流程,把成本从原来的200元降低到100元,物流企业的利润就在这里

  运行模式一定要回到物流的本质。物流的本质就是提高效率,方法可以总结为“整合资源,优化流程”。第一阶段只是在销售环节进行优化,进入第二阶段后就是对企业生产的全流程进行优化。比如,过去一个企业在生产环节搞了一个仓库、采购环节搞了一个仓库,而在流程优化过程中,就可以将这两个仓库进行整合。

  在供应链管理的阶段,整合资源和优化流程就扩大到企业之间。现在的很多企业没有优化流程的概念,而是单纯觉得物流行业准入门槛低可以赚钱,所以很多企业蜂拥而入,结果造成恶性竞争,而在物流发展过程中很少有企业考虑优化流程,很多物流园区的建设都很盲目,这样不仅不能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反而还会造成成本的提升和效率的低下。

  所以国内的物流行业一定要尽快转变观念才能做到转型,进入一体化物流阶段,这可以说是“补工业3.0的课”。更长远的目标则是向供应链的模式发展,只有在供应链中起到决策作用时,物流行业才能做到极致。

  《瞭望东方周刊》:从宏观层面,政府应该从哪些方面引导和支持现代物流行业的发展?

  蔡进:物流的发展不是孤立的,是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相挂钩的。此前一直得不到升级,就是因为经济发展还没有到这个对应的阶段。目前,全国各行各业都在转型。

  一个国家在转型过程中能不能实现经济转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物流管理模式能不能实现转型升级。换句话说,如果物流的管理方式没有实现升级,很难说实现了整个经济的转型升级。越是在经济发展转型的阶段,物流的地位越发重要,所以推动物流的转型升级,正是目前迫切要做的事情。

  在宏观层面,政府应该从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方面来引导物流行业的发展。如果只是单方面给予财政政策的支持,我觉得作用不大,在物流的转型升级过程中,微观层面比宏观层面走得快,当微观层面承受不了高成本之时,显然就会寻找降低成本的方法。

  物流的转型需要时间,不是一夜之间就能实现的,西方国家用了20年来完成转型,我们至少需要10年时间。

【独家稿件及免责声明】本网注明转载文章中的信息仅供用户参考。凡注明来源“运输人网”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均不得转载、摘编或使用。联系邮件:master@yunshuren.com

点击关键字阅读相关文章: 文章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阅读
收藏 收藏

评论

评论内容最少2字,最多200字
check in
同步到在路上
report
热门活动
品牌车系用途
推荐品牌
精选车系
说说你的看法 说说你的看法...
join favor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