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运输人文化 > 正文

多式联运的正确打开方式

2016-07-07 09:47:52

  “多式联运作为一种集约高效的运输组织方式,能够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比较优势和组合效率,对于推动交通运输行业转型升级、支撑经济提质降本增效意义重大。”  

  在中德多式联运发展研讨会上,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副司长蔡团结表示,随着产业布局加速优化,区域合作日益紧密,新兴技术广泛应用,运输服务需求提档升级,我国多式联运发展迎来了大有可为的重要机遇期。 

铺开一张大网!交通设施网络提供基础平台

多式联运的正确打开方式

  谈到我国多式联运,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副总工程师谭小平认为,我国多式联运尚处于发展初级阶段,发展形式单一、覆盖面小、运行不畅,面临许多设施装备技术和运输一体化组织瓶颈。

  谭小平告诉小编,目前我们对多式联运的概念并不清晰,分不清楚综合运输、综合交通运输、多式联运、联程运输、联合运输以及一体化运输等概念。运载单元,卡车车型标准化程度也较低。据统计,目前国内卡车车型有将近2万种,厢式化程度低,平板车、栏板车、仓栅式半挂车占比达80%。此外,基础设施衔接不足,集疏运不畅;缺乏多式联运专用站场和载运机具,缺乏多式联运的规则和法律,多式联运信息平台建设严重滞后等都是我国发展多式联运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

  值得庆幸的是,经过多年发展,我国交通运输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实现了由“总体缓解”向“基本适应”的重大跃升,以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和管道为主体的多层次立体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基本形成。同时,交通运输大部门体制初步形成,实现了对铁路、公路、水路、民航、邮政的统筹规划。综合运输管理体制机制的不断完善,为我国发展多式联运在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

打破七个瓶颈!急需破解关键难题

多式联运的正确打开方式

  “目前,多式联运发展过程中急需破解的瓶颈涉及七大领域,主要包括基础设施的衔接、运输装备的标准化、市场主体多元化、运营组织一体化、信息资源交互共享,法规制度统筹、支持政策创新。”谭小平对小编说。

  在谭小平看来,造成多式联运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是体制长期分割,铁路市场化不足,装备技术标准缺失以及基础研究不扎实。为此,谭小平建议,发展中国的多式联运,在国家层面应明确将多式联运作为现代物流发展的主攻方向,借鉴欧美经验,推动建立国家多式联运系统;在行业层面应明确将多式联运作为综合交通运输系统优化的主导战略,强化顶层设计。

  随着社会发展,公路、铁路、水运、民航、管道五种运输方式货运量占全社会总量的比重变化也随之发生变化,由公路运输为主导转变为铁路运输为主导,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铁路运输也在不断的改革。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副院长张晓东表示,铁路要发展发展多式联运应该优化联合运输组织,联手打造联运大通道;加强设施无缝衔接,共同打造联运大基地;加强技术装备协调,联合推进联运大融合;加强信息连通共享,协同运用联运大数据;推进运营体制改革,一起形成联运大思维。

出台基本法规!加快法规标准体系建设

多式联运的正确打开方式

  谈到多式联运下一步的发展,蔡团结表示,交通运输部将聚焦“五个强化、五个加快”,努力推动我国多式联运持续健康发展。

  一是强化顶层设计,加快明晰多式联运发展政策导向。交通运输部组织编制的《综合运输服务“十三五”发展规划》即将发布,其中明确将多式联运作为“十三五”期综合运输服务体系建设的主导战略,着力构建设施高效衔接、枢纽快速转运、信息互联共享、装备标准专业、服务一体对接的多式联运组织体系。同时,交通运输部正在研究起草专项发展政策,明晰发展思路和目标任务,推动将多式联运上升为国家战略,构建我国的国家多式联运系统。

  二是强化环境营造,加快建立多式联运法规标准体系。目前,交通运输部已经启动了《综合运输促进法》和《多式联运法》的立法研究工作,将加快研究多式联运经营人服务规范,促进全程运输组织与业务操作流程优化。加快推进多式联运基本术语、运行规则、信息交换、装备技术、统计监测等方面的标准规范建设,加强不同运输方式的标准衔接,为多式联运经营人营造宽松公平的发展环境。

  三是强化示范引领,加快培育多式联运龙头骨干企业。交通运输部会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启动了多式联运示范工程,探索和积累多式联运发展经验、创新发展思路。目前已经正式发布了第一批共16个示范工程项目。希望通过试点示范,主动提升一批、对标国际一批、复制推广一批基础条件好、辐射能力强、带动作用显著的多式联运经营人。

  四是强化科技创新,加快推广应用多式联运发展新技术。目前,交通运输部正在组织开展《多式联运发展技术政策》等项目研究,充分借鉴国际经验,提出符合我国发展实际并适度超前的多式联运技术政策体系。

  五是强化协同联动,加快形成多式联运发展的工作合力。各方协同合作,是加快多式联运发展的重要保障。交通运输部将不断健全工作协同机制,密切部际间工作统筹,充分发挥各有关科研单位以及物流企业、生产制造企业和专家学者的力量,形成工作合力。

案例·大连港

  创新“海运+冷藏班列+公路短驳”联运模式

  7月1日,大连港又新增一组最新下线的冷藏车体,是继首列大连—沈阳冷藏集装箱班列开行后,首次开行的双组联动冷藏班列。

  据悉,“十三五”期,大连港将以海铁联运为核心,通过整合港口、铁路、公路和海运的优势资源,构建国际陆海联运大通道。

  首开双组联动冷藏班列

  面对我国快速增长的冷藏货物运输需求,大连港与铁路方面密切配合,依托冷链物流中心及海铁联运网络“双引擎驱动”优势,吸引铁路最新研发的冷藏集装箱车组在大连港上线。

  大连港创新应用的“海运+冷藏班列+公路短驳”联运新模式有效填补了中国铁路不带动力运输冷藏集装箱货物的空白。

  预计到2020年,大连港冷藏集装箱多式联运量可达到5万标箱。下一步,大连港还将积极与俄铁开展合作,开发具有大连口岸特色的冷藏集装箱过境班列。

  实现跨部门信息交换

  依托完善的海铁联运服务网络,大连港与铁路部门紧密合作,创新开展客车化班列、循环班列、小运转班列等多种运营组织模式,现已开通主要班列线路20余条,每周到发70余班,服务网络覆盖我国东北区域及俄罗斯、欧盟、蒙古和中亚主要城市。

  大连港在国内率先实现了在海铁联运领域跨平台信息互动的实践与突破。为了推进多式联运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大连港围绕多式联运协同服务系统建设,以物流网数据采集为实现基础,通过标准化规范实现跨部门的信息交互与共享,实现了车、船、箱等信息的智能化采集与集成,以及港口与铁路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

  “十三五”期,大连港仍将积极拓展铁水联运业务,重点通过运营组织模式创新和新型装备研发应用等举措,破解多式联运发展瓶颈,建立具有大连港特色的多式联运线路。

案例·成都国际陆港

  “三突破”实现一体化物流

  突破体制障碍打造一体化平台

  成都国际陆港由成都市政府与成都铁路局共同出资成立,通过搭建统一的内陆港多式联运服务平台、场站服务平台、信息服务平台、金融服务平台,在此基础上形成统一的内陆港物流公共服务基础平台。

  成都国际陆港按照“企业联盟化、联盟企业化”的思路,以铁路为核心组建公铁联运、水铁联运、甩挂联盟等物流联盟。联盟各成员单位通过密切公路、水运与铁路运输衔接,联合构建起“经营网点—汽运班车—铁路分拨中心—货运班列和江海班轮”一体化的综合物流绿色通道。

  突破功能障碍五类服务集一窗口

  为了精简办理流程,提高服务效率,成都国际陆港开设集合了一站式服务的五类窗口。多式联运综合服务大厅内集中铁路、船公司、港口、海关、检验检疫五类服务窗口,推行“单窗口一站式”服务,此外还提供含铁路运输、海运订舱、报关报检、签发提单、出口退税、外贸结汇等一体化服务。

  成都国际陆港还建设了多式联运监管中心,实现海关对各种运输方式的货物换装、仓储、中转、集拼、配送等作业的一体化监管,实现铁水联运、公铁联运等多式联运的一站式通关、本地退税、一体化服务,帮助企业整体提高通关效率75%。

  突破产业边界打造五条联运线路

  成都国际陆港突破产业边界,以集疏运体系创新驱动多式联运产业集群发展。成都国际陆港构建了“一港一平台,三网三通道五线路”多式联运布局。五条多式联运线路以成都为中心向外辐射,综合了厦—蓉—欧、甬—蓉—欧、深(广)—蓉—欧、长江中下游—蓉(泸)—欧、川内腹地—蓉—欧(或滇东黔北)等道路交通系统,并使蓉欧班列成为目前唯一有固定国内通道支持的中欧国际班列。

【独家稿件及免责声明】本网注明转载文章中的信息仅供用户参考。凡注明来源“运输人网”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均不得转载、摘编或使用。联系邮件:master@yunshuren.com

点击关键字阅读相关文章: 文章来源: 中国交通报
阅读
收藏 收藏

评论

评论内容最少2字,最多200字
check in
同步到在路上
report
图片
热门活动
品牌车系用途
推荐品牌
精选车系
说说你的看法 说说你的看法...
join favor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