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物流沙龙 > 正文

跨越速运推出“铸剑系统” 技术与业务场景相辅相成!

2019-08-30 13:38:31

  千亿级市值的顺丰,百亿级市值的四通一达……快递领域似乎没有给一级市场留下太多机会,但国内知名的直营型物流公司「跨越速运」除外。回顾跨越速运目前唯一一轮融资情况:融资金额高达数亿人民币,红杉资本、普洛斯投资、钟鼎创投等超一线基金赫然榜上,而在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19第一季度独角兽指数榜单中,跨越速运再次上榜,估值约200亿元,与菜鸟网络、京东物流、达达-京东到家等企业一同入选中国物流服务行业独角兽企业。

  但时至今日,外界对这家企业仍知之甚少,大众的认知碎片里,关于跨越速运的标签有“限时达”、服务企业级客户、直营模式、吴京代言……创始人兼CEO 胡海建从不接受媒体采访,甚至在胡润研究院发布的榜单中,掌门人一栏都并非胡海建。

  8月,跨越速运上线铸剑系统,这一系统被胡海建称之为跨越速运的“核武器”。借此契机,36氪与胡海建进行了一次约两小时的访谈,试图揭开跨越速运的一角,一探“铸剑系统”的究竟。

逆势而为:做速度与稳定性结合的时效快递产品

  2007年,跨越速运在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前夜成立,在经济下行周期中,不少第三方物流企业为控制成本,选择了牺牲运输时效和服务质量。而胡海建看准金融危机是短期阵痛,逆势而为推出“跨省限时达”——当天达、次日达、隔日达,采用了直营+空运模式,切入高端快递市场,服务以B2B、大件货物、商务件、生鲜件等为主的企业客户。

  在快递物流界不断求“快”的趋势下,所有的时效产品中,最难把控的实际上是稳定性。限时达更是将速度和稳定性结合起来的时效产品。而跨越速运对这一原则一以贯之,为自身积累了良好的客户口碑,并在经济复苏后获得了爆发式增长。

  十余年间,跨越速运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找到了一片属于自己的蓝海,业务形态也逐渐丰富多元,主营的速运业务从空运进军到陆运,既有时效业务也有普运业务,皆支持零担或整车运输,时效业务也从此前的“8小时跨省达”迭代进“6小时跨省达”;此外,还延伸了冷运、仓储、商城等业务。十年磨剑,跨越速运一跃成为国内限时速运头部品牌。

跨越速运推出“铸剑系统”  技术与业务场景相辅相成!

用科技和数据寻找最优解

  任何一种物流产品本质上是“时效、服务、成本”三元素的平衡结果,好的产品则是三者之间的最优解。而客户所得到的产品和服务体验往往是企业内部经营外化后的结果,空有热情、守信也不足以支撑起200亿的跨越速运。

  在跨越速运,明显服务和时效的权重被放大,那如何做到客户省同时自己赚?在面对不同客户需求时,最优解一定来自函数关系而非二次方程,跨越速运又如何适应动态变化?

  答案是科技的应用,并依靠此制定相应的经营模式。而前文提到的“铸剑系统”正是跨越速运对科技应用的集大成者,跨越速运正是通过它对人、车、货、场进行强管控和精细化运营,最终寻找到时效、服务和成本的最优解。

  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这套“铸剑系统”,跨越速运耗时两年开发了这套系统,系统内集成了TMS(运输管理)、VMS(车辆管理)、中台系统、MAP(货车版地图系统)等业务场景下的系统,甚至还包括内部的OA系统和HR系统等等,共计20多个大型系统,每个系统又分成多个子系统,总子系统数超200个,子系统与子系统相辅相成,结合AI智能、云计算、大数据中心,实现了路径规化、货量预测、智能调度等功能,并能够提升场地使用率、优化网点选址、辅助开拓新业务,最重要的是,减少对“人”的依赖。

  听起来很性感,但具体实施起来效果如何?

  1、动态路由和以车代场

  这里要引入两个重要的概念:“动态路由”和“以车代场”。

  我们先看一个具体的场景:在一个航空件的费用里,大致可分为路面费用+空运费用,传统快递一般使用的是集货分拨模式,需要流转多个环节,时效性相对较差,而专车直送机场费用较高,在空运费用中,夜航是民航价格的3-4倍,在以往,对于时效件而言,一旦错过民航就只能选择昂贵的夜航。这就涉及时效和成本的计算,“动态路由”便是寻找这两者之间平衡点的方式。

  跨越速运通过中台系统和货车版地图系统相结合,在每一个时效件下单后,系统会根据路况、目的地、客户特性等信息维度生成130多种预备方案,这些方案中要解决:选择哪条路径、路面运输方案中需要越过几个路面环节,最终目标是以最低的路面运输价格,赶上最后一班民航。N个用户,会有N*130多种方案,系统则可以从N*130多个方案为客户寻找到最优的解决方案。

  跨越速运副总裁胡永曾用数据解读了这一系统:铸剑系统上线后,可以完成从下单后全自动化调度和管控指令,在提升效率的同时可以节约80%调度人力成本和20%场地资源,被释放的资源可再承接30%以上的货量运营能力。

  2、基于数据的精细化运营

  成本管控作为物流企业的核心,想要降本增效,精细化运营是唯一选择。而在现代化的物流企业中,精细化运营的前提正是对线上线下各环节数据的采集、挖掘和应用,我们反复提及的计算和最优解,最离不开也是数据——详细又精准的数据。

  在胡海建展示铸剑系统的过程中,数据颗粒度非常精细——在车辆管理系统中,连车辆的规格、位置、车速、轨迹、温度、震动、货物信息、载重状态等信息都能进行实时监控,甚至连周边的路况、货物的状态也实现可视化管理。

  最能体现跨越速运精细化运营的核心,是每一票货的成本核算。以往快递业对成本管理非常粗放,只能用总成本除以总运量,来计算每一公斤货物的成本。但在铸剑系统中,每一票货从下单到完成派送,任意两个节点之间运输明细都清清楚楚——如分拨中心到机场中的人工费、过桥费、场地费、油费等等,甚至于这一订单的利润率、工人工资都由系统直接算出。

  这不禁让我联想到另一个物流业明星独角兽Flexport的管理系统,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妙——Flexport海运集装箱内某一件单品的物流记录都实时在线可查。

  3、减少对人的依赖

  但我依然怀疑,如此庞大而精细的系统,对于实际的操作人员来说,是否会过于复杂?

  胡海建否认了我的疑虑:一是权限分级,二是操作流程化。最好的论据是以往一个网点至少需要一名经理+一名主管+数名司机或组长,而有了铸剑系统,一个网点只需一名组长或司机,解决异常订单、辅助系统运作即可,规模精简、对人力的要求也降低了许多,无形中为客户降低了间接成本。

  胡海建还表示,通过铸剑系统的智能调度,跨越速运节省了更多的人力——业界传闻人员优化的声浪正是来源于此,但胡海建认为人员优化后不再补招同一岗位,其实是企业效率正在显著提升。

  胡海建将铸剑系统形容成一个超级大脑,可全程实现智能化、无人化,实现系统管控人、车、货、场,跨越速运IT是管控型的,其他公司IT只是硬盘,只具备存储性的功能,两者是化学反应和物理变化之间的区别。

  而跨越速运对技术应用的重视,可以从一组对比数据中看出:

  跨越速运从2009年开始就进行信息化建设的投入,目前技术团队超过到1400人,2018年技术投入占据年营收的4.1%以上;业内公认科技底盘强、投入大的顺丰,截至到2018年底,其科技投入约占公司总营收的3%。

  随着超级大脑的完善,对人的依赖将会进一步降低,即使前期投入巨大,但技术的规模效用将会越发明显——订单规模的增加、人员流动,都无法对其造成魔法攻击。

跨越速运推出“铸剑系统”  技术与业务场景相辅相成!

“跨越”技术边界

  那合成这样一套系统的难点究竟在哪?要知道传统产业从不迷信技术,尤其是在服务业中,更是强调互联网技术与场景的融合。

  胡海建同样认可最核心的并非技术难度,答案正是技术与业务场景的融合——一是了解业务场景,二是知道需求如何通过技术去实现,两者相辅相成。

  胡海建本人是跨越速运最大的产品经理,IT出身的他,一路从基层摸爬滚打,在人、车、货、场等领域都胜任过多个岗位,积累了丰富的行业经验——这也是产业互联网优秀产品经理的必备素质:除了产品本身,还要理解商业模式、理解所处的产业。

  不可否认,跨越速运的优势领域仍在空运、在企业客户。尽管如此,大家都在关注跨越速运的陆运牌能不能打好?是否会开放加盟?小件快递现阶段“价格战”四起,跨越速运未来是否会突破安全区,进军个人业务?

  胡海建给了一个开放式的回答:“技术能实现强管控就都可以做,技术不能实现就不碰,举例来说,技术能支持加盟网点像直营网点提供无差别的服务,那就开放加盟,其他业务和战略一样。跨越的未来有多种可能”。

  胡海建介绍,跨越速运首轮融资的大部分资金投入了科技研发当中。

  至于跨越速运未来还会继续进行融资吗?胡海建告诉小编,一直以来,跨越对资本抱着开放的态度,但这就像谈恋爱结婚,一定需要双方有共同的切合点,才能水到渠成。未来的快递市场,拼到最后的核心一定是技术的竞争,谁占领了技术的制高点,谁的成本低,谁就成为市场的主导者,跨越速运将会持续加大技术研发的投入。

  临近夜间23点时,胡海建匆匆离席——去参加与技术团队的产品会议,而这是胡海建日常工作中,再平常不过的一次产品例会。

【独家稿件及免责声明】本网注明转载文章中的信息仅供用户参考。凡注明来源“运输人网”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均不得转载、摘编或使用。联系邮件:master@yunshuren.com

点击关键字阅读相关文章: 文章来源:36氪
阅读
收藏 收藏

评论

评论内容最少2字,最多200字
check in
同步到在路上
report
图片
热门活动
品牌车系用途
推荐品牌
精选车系
说说你的看法 说说你的看法...
join favor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