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运输人文化 > 正文

【原创】驾驶室后移-欧洲理念在中国本土的移植生长

2017-10-07 22:20:00

  “ 两辆卡车发生追尾事故,危机时刻,后车驾驶室后移2米,司机逃过一劫。”提起驾驶室后移技术,这是网上常见的描述。

  驾驶室在遭遇碰撞时后移,缓冲碰撞力度,很大程度上为驾驶员保留了生存空间。很多人可能并不知道,其实,这项颇具效果的安全技术最早是在欧洲出现的。

在欧洲:起源而未壮大

  驾驶室后移技术来源于欧洲卡车厂商,属于被动安全的一种。驾驶室的悬置根据溃缩吸能原理设计,在受到的剪切力达到设计极限后,悬置系统会自动断裂,驾驶室和底盘便可以脱离。但是,在它的起源地欧洲,并没有厂家把驾驶室后移技术作为重点宣传项目。

驾驶室后移-欧洲理念在中国本土的移植生长

  卡车和轿车追尾时,通常由于轿车车身低矮,不会给卡车驾驶室造成很大的影响。卡车和卡车追尾才是导致驾驶室后移的主要事故。这种交通事故,绝大部分是因为驾驶员疲劳驾驶或操作失误导致。

  在欧洲,驾驶员的驾车时间都受到严格的控制,驾驶员也基本可以遵守,所以,疲劳驾驶几乎已经杜绝。另外,车队会对驾驶员进行完善的驾驶培训,帮助驾驶员提升自我驾驶水平。要求驾驶员开车时要有预见性,提前对前方的危险行为作出回应。失误及疲劳减少,卡车追尾卡车的现象就自然也相对减少了。

在国内:本土扎根,安全有效

  反观国内,这项技术的成熟应用拯救了很多驾驶员的生命,成为了谈安全必提的内容。

  对于牵引车来说,驾驶室的后移程度取决于和半挂车的间隙。国内的牵引车和挂车的间隙普遍较大,因此,驾驶室才能后移1米,甚至2米。同时,过大的间隙也会导致行车风阻增大,油耗增加。所以为了追求由油耗节省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欧洲的挂车向前伸的较多。因而欧洲牵引车驾驶室和挂车的间隙多小于半米,故这项安全技术并不能在欧洲发挥很大的作用。

  驾驶室后移技术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它只适用于牵引车,底盘车就另当别论了。虽然底盘车的驾驶室和牵引车完全一样,但是底盘车驾驶室后方就是货箱,没有给驾驶室留有丝毫的空间。所以,发生碰撞后,底盘车只能依靠驾驶室自身的安全强度缓冲碰撞力度。

  不过,由于近年来主动安全技术发展迅猛,欧洲市场对于安全理念已从被动安全向主动安全转变。自2013年起, 欧盟强制重型卡车安装AEBS系统,旨在从主动干预的层面,避免追尾事故的发生。

  AEBS是一套自主自动的道路车辆安全系统,依靠保险杠上的雷达来监测前面车和目标车辆之间的相对速度和距离,计算即将发生的情况。在危险情况下,紧急制动时可以自动避免碰撞或减轻其影响。除了雷达,挡风玻璃上还装有一个摄像头,用于识别前方物体形状,辅助雷达。

安全,反复强调的课题

  行车安全是永恒的主题,安全也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基于国内当下的技术状态,在运输路上,我们要怎么做才能更好地保护驾驶员及周边的行人、车辆呢?

  首先,车辆自身性能要提升,特别是制动系统及悬架系统。增加辅助制动系统如发动机制动、缓速器制动,正常行车多使用辅助制动,保证关键时刻制动盘或制动鼓能发挥最大的作用;盘式制动器因为散热性好,具有更好的热衰退性能,所以可以更多地作为标配;提升制动系统的压力,可以增大制动力矩,缩短制动反应时间;采用电子制动系统EBS,由电控单元自动调节制动压力,形成闭环控制,获得最佳的控制制动力。

驾驶室后移-欧洲理念在中国本土的移植生长

  其次,悬架系统采用空气悬架。空气悬架不仅能提升驾驶舒适性,降低驾驶员疲劳,还能保护货物及路面,同时还能进一步降低车辆自重。

  最后,人文环境的改善。引入良好的市场竞争机制,避免恶性价格竞争;不超载,不疲劳驾驶;企业给驾驶员提供更多的驾驶培训,帮助驾驶员改正不良驾驶习惯,有紧急状况能及时作出正确的调整。

  特别需要介绍的是黑科技V2V技术,是电动卡车界新兴的一项技术,未来运用后有希望杜绝追尾事故的发生。

  V2V技术通过互联网技术把车辆的位置信息、加速信息、制动信息及速度信息建立连接并实现共享,把卡车连接在一起。这样前车与后车可以按照相同的速度行驶,所有连接车辆的加速、减速、制动行为,只需要头车完成,后车就会自动跟进,不需要驾驶员操作,驾驶员要做的只是握紧方向盘,掌控方向盘即可。

  这项技术可以极大减轻后车驾驶员的工作量,减少由于驾驶员疲劳驾驶导致的交通事故;同时由于连接的车辆是共同制动,因此只要前车发现危险并制动,后车共享了前车信息,也会跟随前车同时制动,防止车辆追尾事故的发生。

  如今,主动安全理念越来越多地被提及,驾驶室后移技术挽救驾驶员生命的案例更是数不胜数。国内的这项技术已经愈发成熟,而欧洲也注意到了主动安全的重要之处。无论怎样,未来的安全技术只会越来越先进,只要驾驶员专业素质也同步提升,达到普及,那么,以后驾驶员轻松且安全地驰骋在运输路上也指日可待了。

【独家稿件及免责声明】本网注明转载文章中的信息仅供用户参考。凡注明来源“运输人网”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均不得转载、摘编或使用。联系邮件:master@yunshuren.com

点击关键字阅读相关文章: 文章来源:运输人网
阅读
收藏 收藏

评论

评论内容最少2字,最多200字
check in
同步到在路上
report
图片
热门活动
品牌车系用途
推荐品牌
精选车系
说说你的看法 说说你的看法...
join favorite